-
9月29日,文旅乐购惠三江佳木斯城市文旅IP促消费系列主题活动——“灵感聚变 创意无界”佳木斯创意设计分享会与非遗创意设计展览展示活动,在东兴城3号馆、4号馆同步开展,来自省内外的创意设计专家、院校代表与市民齐聚一堂,共探创意赋能区域文化发展新路径。


此次活动以多元创意碰撞激活本土文化活力,搭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知名跨界文化艺术工作者刘耕以《刘耕的创意方法论》为切入点,拆解创意生成与落地的核心逻辑;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钻结合自身桦树皮剪纸传承经验,阐述学科创新与区域文化产业融

合的实践路径,提出构建“学校-政府-企业”协同的文化保护与转化模式;众德伟业文旅研学旅行负责人孙博涵聚焦文旅行业痛点,分享创意赋能研学体验与民俗旅游的创新案例;佳木斯大学副教授赵垠婷则展示了该校美术学院及数字游民公社的成果,其团队打造的赫哲族文化绘本、数字化语言保护小程序等作品,彰显“创意设计+数字经济”的融合成效。



活动现场,非遗创意设计展览区人流如织。展区集中呈现各县(市)区、非遗中心及多所院校的创意成果,桦南县的桦树皮镂刻饰品、数字化剪纸装置;汤原县的汤奔奔文旅形象文创产品;佳木斯大学带来的鱼皮纹样文创系列,将赫哲族传统鱼皮工艺与现代生活用品结合;黑龙江农职院、职教集团的展品则融入三江地域元素,展现职业教育的创意实践实力等,印证了传统技艺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我们郊区这一次带过来的依然是传统的,大家也比较熟悉的鱼皮制的各类工艺品,同时带来的还有我们最新研究的3D打印机,今天现场展示的赫哲族手办都是出自这台机器,这台机器可使用的材料覆盖比较广,树脂、铝等,并且缩短了制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适用于教育教学,刚刚已经有哈师大的领导过来讨论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我们也特别高兴。”郊区佳木斯马华赫哲族鱼皮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华高兴的说。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分享+实物展示”的双重形式,既传递了前沿创意理念,又具象化了佳木斯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
“听说这里有活动就带着家里人过来看看,太好看了原来咱们佳木斯有这么多非遗文创,真是学到不少。”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活动最后,现场还进行了青春唱响歌友会,充满活力的歌曲吸引了现场不少市民。

“对我而言,它不只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青春的共鸣。当文创的灵感与音乐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年轻的梦想在闪闪发光。作为佳木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无论在哪个领域,创造力和热情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佳木斯大学医学院学生李想说道。

活动落幕,创意续航。这场集思想碰撞、非遗展示与青春共鸣于一体的文旅活动,既擦亮了佳木斯“传统+创意”的文化名片,更凝聚起政企校协同赋能文旅发展的合力,为城市文旅IP提质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记者 杜思宁 胡耘翰 张大炜举报
